传递的爱
“我爱石大”年度捐赠项目已经在我校教师群体中开展了两年,取得了比预期好很多的效果。而在所有的捐赠者中,有一位老师选择了525元这样一个特殊的数字,她就是来自医学院护理系的李新辉老师。对于慈善事业,李新辉并不陌生,甚至一直有一种情结,她也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动,将慈善这份大爱不停传递。
关爱学生 义不容辞
“‘5·25’就是我爱我,要先爱自己,再爱及他人,这样每个人都会得到爱的温暖。”李新辉这样解释她此次捐款的含义。作为一名护理学专业的老师,李新辉曾有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经历,在日常工作中,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就比较多,捐款那几天刚好是五月二十几号,李新辉一下就想到了“5·25”心理健康节,于是就选择了这个数字。
平时在教学上严肃认真的李新辉,生活中却和学生十分亲近,私下里大家都会把彼此当作可以交心的朋友。李新辉曾带过一位研究生,由于家庭条件不太好,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很重,李新辉就经常开导她。有一次那个学生家中突然发生了一些变故,李新辉得知情况后,第一时间给予了她很大的帮助。当那位学生毕业后终于能够自食其力时,她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李新辉老师,这让李新辉也十分感动。她说:“学生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足,还有心灵上的理解和慰藉,这两点缺一不可,这不只是学生们自己应该关注的事情,也是作为老师应该关怀的,而这种对学生的关注与关怀,恰恰与本次年度捐赠项目的最终目的一脉相承。”
奉献社会 人人参与
其实,李新辉很早就开始关注慈善活动了。90年代时,新疆阿勒泰冬季常会遭受雪灾,那时候她就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上看到,内地各个省份都在给阿勒泰捐款。此外,还有一些南疆的水利建设项目也会收到捐款。李新辉说:“尽管那时候整个国家的救灾能力还比较薄弱,但大家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,每个人都觉得这是自己责无旁贷的事情,这给当时的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”后来有一年,阿勒泰又发生了雪灾,刚工作不久的李新辉就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去献一份爱心,还希望动员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。当有人调侃她是不是不够聪明时,她只是一笑而过,但内心的想法却从没有动摇过。李新辉表示,慈善捐助活动靠的是整个社会的氛围,“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”这八个字是她笃信的,如果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伸出援手就可以帮助别人,那又何乐而不为呢?
对于李新辉而言,还有另一个让她感触更深的经历。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,她受到“田家炳基金”的捐助,得到了去香港参与一次护理培训的机会。“让我印象最深的是,整个香港理工大学的一草一木都是社会捐赠的,从树木到盆景都是,每栋楼都是冠名的,那边的慈善和公益真的做得特别好。”这些见闻深深地震撼了李新辉老师,她看到了香港对于医疗和教育的重视,更感受到了香港人对于社会的一种强烈责任感。回来之后,李新辉思考了很多东西,她觉得高校作为教育机构,是有责任去推动慈善项目的发展的,要把慈善理念和精神在学生中一代一代地传承,等他们毕业走入社会时,再把这种观念根植在整个社会中,只有这样,慈善的根才会生出来,慢慢地开花结果。
践行慈善 从我做起
今年二月,李新辉与其他几位老师一起去美国加州大学参加一个项目,其中就有我校药学院的李乐老师。在此之前,李新辉对李乐并不太了解,但通过这次交流,她了解了李乐与他的“白杨公益”,顿时对他肃然起敬。“太佩服他了,也有点自惭形秽,觉得自己做的还是太局限了。能像他那样把公益辐射到社会,帮助到那么大范围的群体,真是了不起。”在谈及李乐的时候,李新辉这样感叹。其实,无论是李乐还是李新辉,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身边的人。而我们所有人也一样,都可以从一点一滴做起,用自己的方式为他人、为社会奉献一份力量。
就如李新辉老师所说的一样:“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。”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,并不带有任何功利的味道。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去帮助其他人,对自己来说,也是一种愉快的人生体验。慈善,就是靠这种从点滴做起的信念而不断辐射到每一个人。我们所践行的微不足道的一点点,对某个人而言可能意义重大,只有每个人都真诚地践行这“一点点”,我们的社会才会愈加温暖,日益进步。
(文:李雅丽)